——07学院各单位履新开局走笔之八
2007年是我院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项目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实现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9月份,将迎接教育部、财政部对我院重点建设项目的中期验收。为此,学院于1月27至28日召开了二届一次教代会,对以创建为中心的年度各项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集中2月27至3月1日三天时间,各系部分别就贯彻二届一次教代会精神,完成示范院校建设目标和任务的举措向学院两委会进行了专题汇报。为展示各单位履新开局的良好工作态势和昂扬进取精神风貌,宣教处成员近段到各单位进行了走访,实录了一组稿件,是为我们平职人向着共同目标进发的鞭策。
自动化系:凝心聚力,全员联动,深化创建
自动化系围绕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与任务书,结合我院二届一次教代会精神,实施“233”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具有模拟、仿真工作场景的实训基地;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提升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新年伊始,该系就确立了工作目标和具体工作措施,确定“233”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方案,改革课程体系,修订教学计划。新建和扩建实验实训室。加强实验实训室内涵建设,建立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制定实习标准;培养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师;建设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和申报院级精品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法”和“实训环节优化教学法”, 改革考试考核方法等目标。工作措施上实行“233”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岗位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专业综合技能三个层次的顶岗实习;确定相应的课程体系,修订教学计划;结合煤矿企业自动化技术岗位群的能力要求,校企合作开发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围绕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完成院级精品课程;改革考试方法和考核模式,实训课程实施“讲-练-考”一体化;培养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重视学生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的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渗透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并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新建控制系统仿真实训室, 新建电气技能实训室, 新建楼宇智能实训室, 新建电子产品制作室, 新建矿井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实训室,新建过程控制实训室,扩建电工电子实验实训室。师资队伍建设上,培养专业带头人双师型教师和骨干教师等。教科研工作上,开展高职理论的学习与探讨活动,开展技术讲座、观摩教学、学术交流等活动,组织学习创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的具体内容。对“电气控制技术与PLC应用”课程进一步探讨“项目教学法”,研究“讲-练-考”一体的实训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加科学研究,中高级职称以上教师积极承担科研项目,在CN级刊物上发表教研、学术或专业论文。
继续全面实施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充分发挥督导组的作用,完善教学监控机制,对教学计划运行过程中的每一个教学活动实施督导与监控,严格执行“四评、二查、一考核”方案,检查督导结果作为教师评聘职称、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依据。
落实学期常规性分段教学检查制度。在执行学院、教务处、系(部)三级教学督导体制的基础上,实施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教师互评和教研室考评为主的多方位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促进教师钻研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
加强日常教学管理, 认真抓好“备、讲、批、辅、考”五个教学环节,进一步规范日常教学检查工作,保证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秩序。
实施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召开学生座谈会和信息员交流会,随机收集教学信息,及时向教师反馈教学情况,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授课艺术和水平。
学生管理上,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专职辅导员队伍,做好学生干部的培养,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自身形象。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构建学生工作考评体系,实施大学生诚信教育工程,建立大学生操行和诚信档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责任意识,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注重大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时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指导和服务。激发自强不息,努力成才的内在动力。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进一步转变就业指导观念,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中,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通过学院推荐、自主创业等多种渠道就业,实现人生的理想和目标。正确引导和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加强“第二课堂”建设。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参与学生的学术科技社团,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赵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