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做好因疫情延迟开学期间的教学工作,做到“停课不停育”,切实履行教师立德树人职责,机电工程学院教师创新网上教学课程思政教育方式,化疫情为教材,做到了防疫控疫与教书育人的双丰收、双促进和双提高。

刘洋洋老师讲授的《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采用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建设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进行授课,他灵活借用该平台及其“慕课堂”,以“在线练习”和“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一周一个思政主题的形式来开展思政教育。如网课第三周主题为“课程及在线学习兴趣调查”,直观掌握了学生对本门课程和在线网络学习方式的认知;第四周主题为“防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科学教育”,自编防疫测试题,并将其纳入在线开放课程的成绩考核,测试题打破常规防疫知识的框架,创新试题内容,创设学生发现疑似病人、接触疑似病例、被确诊为肺炎病人等情境,培养学生正确的意识行为。后续还将设置“抗疫英雄谱”“灾难中认知民族精神与中国力量”“从古今诗词中再认识武汉”“疫情中的生命感悟”等主题。“抗疫英雄谱”目前已经完成英雄人物设定,如“致敬吹哨人—抗疫英雄李文亮医生”“致敬医学泰斗—国士英雄钟南山院士”“致敬‘邻家奶奶’—著名传染病防治专家李兰娟院士”“致敬硬核医生—抗疫前线英雄”“致敬平凡人—抗疫英雄群体”等,通过选项罗列英雄的印记,用朴素的选择方式,引导学生一起为英雄点赞,向英雄致敬,学习他们为民请命的舍身忘我、为国分忧的爱国情怀、忠于职守的奉献担当、感天动地的高尚人格。
李全胜老师讲授的《液气压传动技术》课程,采用“智慧课堂+QQ直播教学”的方式授课。作为一名50多岁的老教师,他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信息化教学手段,并总结凝炼了“一条鞭法”教学模式,即明确课程和课堂目标,就像手握鞭柄一样;理顺课堂设计思路,就像坚韧的鞭绳一样;丰富的教学活动,就是舞动鞭子所波及的范围、涉及到的信息;良好的课堂互动和育人效果,就是挥舞鞭子甩动出的音爆炸响。网络教学中,他持之以恒贯彻“爱护学生”这一精神,恰如其分运用“赏罚二柄”,把属于课程思政的内容,润物无声地融合于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如讲授“柱塞泵结构原理”时,他明确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明晰柱塞泵与其他泵的差别,获得感性经验。为此他以柱塞泵结构动画原理为抓手,先温习容积泵工作条件,再用视频引导学生自己寻找柱塞泵工作容积所在,并比较它与叶片泵和齿轮泵的异同。由此引出“比较法对学习能力提升的意义”的话题,并引申指出泵的异同,其本质是细节的差异,正如工匠对细节的追求,相同点是对规律和窍门的研究,不同点是存在价值。由此升华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即要以相同点为基础,扩大自己与他人的差异化优势,增值自己存在的价值。
病毒无情人有情,延期开学教不停。空中课堂好借力,思政育人人人行。课程与思政的水盐交融,让课堂更有温度,更有温情,更有关爱,更有人文,更有灵魂。疫情尚未结束,但早莺已争暖树,疫情中持续加深的校生情、师生情早已透过纸笔,借助电波,映照在同学们迫不及待返校的答卷中!
(供稿/机电工程学院 撰稿/刘洋洋 编审/尚英杰 审核/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