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进教育培养模式重构
光明智库: 有观点认为,我国教育多以“吸收性知识教育”模式为主,而人工智能需要通过深度学习进行,这对传统学习模式形成了挑战。[详细]
-
就业总量不会受太大影响但就业结构会有所改变
光明智库: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详细]
-
2019-03-13 来源:教育部办公厅教技厅〔2019〕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内各司局、各直属单位:经教育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现将《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详细]
-
2019-02-22 来源:教育部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开局之年,是教育系统深入实施“奋进之笔”,攻坚克难、狠抓落实的重要一年。教育...[详细]
-
人工智能教育中的几个基本伦理教育要点
主持人: 教育开发者在设计和开发人工智能工具时要充分考虑社会伦理的基本要求,除了要符合信息技术不危害伦理的基本原则,例如不制造计算机病毒、不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有害程...[详细]
-
对话专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熊璋 副教授 王静远
对话背景: 人工智能教育中的伦理教育有两个侧面:一个是人工智能系统设计目标、技术路线、功能实现的伦理,价值取向是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发展、...[详细]
-
三、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新时代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 90 多年的不懈奋斗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代条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事...[详细]
-
二、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关系民族复兴中国梦能否实现的重要工作
十九大报告指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详细]
-
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深化思想认识,深刻理解新时代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重大意义,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是我们一切行动的先决条件。[详细]
-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详细]
-
“互联网+”条件下保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
1.加强网络监管
根据网络现状,建立相应的应急机制。[详细]
-
“互联网+”条件下网络意识形态发展的问题
1.网络意识形态多元化
在这个科学技术和网络发展极其迅速的时代,人们所能接受的信息的宽度和广度日益多样化,而且每个人获取信息的渠道都有所不同。[详细]
-
教育部印发《行动计划》
引导高校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
教育部近日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深入论证...[详细]
-
八成大学生为“手机控”三分之一上课时间在玩手机
校园内外
钱包诚可贵,流量价更高,为了玩手机,二者皆可抛。[详细]
-
虚拟卡在特定环境下的使用
虚拟卡在身份识别、消费等多种场景下都可以使用。[详细]
-
虚拟卡建设模式优缺点
由于目前虚拟卡在浴室等特定场合使用受限,因此高校多是以实体卡、虚拟卡并行的模式进行建设,只是在局部场景试点使用虚拟卡。[详细]
-
搭建多样化教育资源生产体系,促进共享教学资源多样化和高质量
齐全优质的线上共享学习资源是智能课堂建设核心部分,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生终身学习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详细]
-
近几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以智能交互平板为代表的智能教学设备不断被应用至高校课堂,促使高校在教学组织方式方面做了大量的改革与创新,但是由于目前信息技术与课堂教育未能全面融合,信息技术的介入,并未...[详细]
-
三、着力完善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各项保障措施
10.明确发展责任。[详细]